理查‧梅雪爾看不懂中文,但他有不祥預感:武漢怎麼了?
曾是小布希防治大流行病大將,他此刻心神不寧地一直上網,搜尋跟中國有關的新聞。看不懂中文的他,只好不斷將中文剪貼到Google 翻譯上,希望能從中國官方統計、微博貼文找到蛛絲馬跡。
回到當時,他不是唯一對這場災難有預感的人,但是他──以及書中故事的主人翁們──決定不讓這種預感閃逝而過。
相反的,這群盡責公務員、醫護與學者專家,決定挺身行動,為這場人類浩劫奔走。
就像《魔球》,麥可寫下比利‧比恩對抗棒球傳統的故事,《大賣空》換成麥可‧貝瑞如何挑戰主流金融大獲全勝。在《預兆》中,麥可揭開的是這群被主流媒體忽略的無名英雄,奮力對抗保守僵化的官僚與醫療體系、挽救無數人命的真實故事。
官僚與醫療體系有多麼令人搖頭,看看厚臉皮川哥就知道了。還記得嗎:明明疫情緊急,他就是死都不肯採取行動。等到爆開了,他居然能面不改色說自己是「全美國最早發現大流行病預兆」的人,奇葩極了。
但是,疫情失控至此,麥可說也不能全怪川哥。從書中一個又一個匪夷所思的現象看來,整個國家沒準備,就是沒準備。
例如大家都知道,美國表面上號稱有「國家戰略儲備物資」,存放價值七十億美元的藥品與補給品。聽起來很厲害對吧?但實際上,去年三月間白宮想調用篩檢所需的「鼻咽拭子」時,才尷尬地發現:倉庫裡存放的只是普通掏耳朵的棉花棒,根本不是什麼醫療急需品!
這不是特例,川哥常大張旗鼓聲稱各種物資──呼吸器、疫苗等等──正運往全國各地,實際上,很多地方根本沒收到──要嘛送錯物資,要嘛根本沒送出!
至於民間醫療物資市場,同樣一片混亂。舉例來說,篩檢過程中所需要的「酶」,市場上常被那些發國難財的化學藥廠獅子開大口。曾有一位善心的創投大老,大方說要捐贈大批篩檢用的拭子,結果拿到這批拭子後才發現,黑心商人魚目混珠,把普通的睫毛刷賣給他!總之,類似烏龍公衛事件層出不窮。
幸好,有麥可筆下這群主角,相信自己預感,在人民尚無感、政府冷處理的時刻,勇敢吹響喚醒世界的哨子。這說得容易,實際上書中主人翁往往不是被視為神經病,就是被排擠,直到時間證明他們是正確的。
所以,下回若你看到什麼預兆、心中有什麼預感,別讓它一閃即逝。就像書中主角們,也許是老天要你改變世界的calling,也許是要你突破自己的sign……

書籍連結
Comments